上聯: 一雙玉臂千人枕
下聯: 半點朱唇萬客嘗
現代人往往很羨慕古代有錢人,因為他們可以堂而皇之地去逛妓院,而且青樓在古代是合法的。然而,如果真能穿越到古代去逛妓院,也一定要注意妓院的規矩,切不可直奔主題。俗話說,家有家法,行有行規,作為古代煙花之地的青樓妓院也不例外。在青樓妓院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的2000多年之中,形成了一整套的行規和家法,以保障老鴇的利益最大化。
青樓這個詞,原本指豪華精緻的雅舍,有時則作為豪門高戶的代稱,如《晉書麴允傳》:“南開朱門,北望青樓。”南朝以後,青樓開始代指妓院,南朝梁劉邈《萬山見採桑人》詩:“倡妾不勝愁,結束下青樓。”(這裡的倡通“娼”,可能指家妓)唐杜牧《遣懷》詩:“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到了宋元以後,“青樓”的偏指大行於世,成了煙花之地的專指。
青樓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有了自己的規矩,有道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個小小的妓院也有它特有的禁忌、規矩以及暗語。比如舊社會的妓女早晨起床到吃早飯前,就有十大忌,即不可說“神、鬼、廟、橋、塔、龍、虎、夢、妖、牙”。
一般的青樓大都訂有清規戒律,如下:
據有關資料記載,古代青樓必須按定規辦事,對妓女約束,對嫖客告誡,鋪陳轉合,花樣百出。
以下是青樓中常見的八種常規行式:
古代青樓女子有許多規矩、暗語等等,並不為大眾所熟知,而古代社會開青樓也有規矩及一些迷信活動。以下將古代青樓暗語一一解說,並對應現今八大行業文化的行為進行比較。
過班是指嫖客帶自己的女朋友去逛妓院,目的是“玩票”。大多有錢人家小姐出於好奇,願意看看妓院,這叫“過班”。妓院按一般“打茶圍”方式接待,夥計端上幾盤鮮貨果品,為男的上煙,老媽子侍候。雖然舊社會妓院有嚴格規矩不讓社會女子走進妓院,但由於是熟客帶來,也只好應酬。不過開錢時得增加一倍,比如一般“打茶圍”收10元,她就得花20元,還有伙計買的鮮貨、煙卷、小費錢,總共得開銷100元。
對應如今: 就像很多男客刻意帶女性友人去酒店,表現當大爺賣弄自己很行或吃得開的一種虛榮行為。
“出外條子”即女子出青樓外陪客、佐酒、打鬧、說笑、唱歌曲、唱戲等。分為官條子(如去憲兵隊、警察署陪客,但不給錢)和私條子(如巨商大賈、有頭有臉的紳士打電話專點女子陪客助酒,包車接送)。二三等女子則會到男家去住,稱為“外局”,通常這種女子在青樓中有威信且賣身契快到期。四等女子則沒有人身自由,出條子時有領班“侍候”,實際上是監視,經濟上也無自由,手裡沒錢。
對應如今: 就像酒店裡買出場有大框、小框的規矩,現代文明多了,小姐有選擇出不出場的權力,費用也與公司結算有相對保障。
青樓教唆侍女接待客人的手段包括“掐、打、擰、捶、咬、哭、死、從良、跑”。為了向嫖客要錢,會撒嬌掐擰打咬,或以哭、死相威脅,甚至佯裝從良,實際上都是假的。老鴇教女子接待客人禮節,但限制她們與軍警憲特、地痞流氓走得太近,以免金母雞飛走。
對應如今: 就像早期酒店的call客部隊、剝皮酒店,業者主導仙人跳等,會有教戰手冊。
遛彎一般是四等妓院才有的特殊情況,即妓女在春、夏、秋三季,尤其是夏季傍晚,由窯頭、夥計領著到大街上遛彎,花枝招展像開屏的孔雀,專門給市場買賣人看,實際上是在為妓院打廣告。遛一圈後返回妓院等待接客,又稱“燈花”開始。
對應如今: 現代的遛彎多在門口,利用晚上上班前拜土地公與燒紙錢時進行,不能招搖過市。
“踩屋子”與“燎屋子”是青樓中女子接客不多時,老鴇、掌班為增加收入而進行的迷信活動。青樓供奉祖師爺管仲,女子給管仲叩頭燒香,手端尿盆敲打禱告:“祖師爺,您保證我客人多廣。”或抱小男孩到屋子裡,讓他在床上跳跳蹦蹦,稱為“踩屋子”,迷信認為可驅除邪祟。還有“燎屋子”,將黃表紙點著在桌子底下、床底下燒,用以驅趕“窯皮”(不花錢耍無賴的客人)。
對應如今: 就像酒店生意不好時,祀奉豬哥爺要給吃冰淇淋,祀奉土地公要上香保佑客人上門,遇到奧客則在門口撒鹽巴,甚至有儀式如丟6個1元硬幣出窗外以趕走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