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店這個花花世界裡,包養這個話題總是讓人議論紛紛。幾乎每個在酒店工作的公關小姐都曾被客人有意無意地提出過包養的要求。當然,這不包括一些外貌條件不佳的小姐。今天,我們就從客人和小姐兩個角度來探討包養這檔事,揭開其中的真真假假。
從客人的角度來看,包養可以分為真包養和假包養,兩者之間的區別在於是否真正兌現承諾。
無論是真包養還是假包養,客人的最終目的往往是希望以更低的成本達成親密關係,而不必每次都支付高額費用。
對於酒店小姐來說,包養並非簡單的金錢交易,而是充滿風險與考量的抉擇。以下是一位小姐與客人的經典對話,充分展現了她們的理性思考:
然而,這位小姐拒絕了,並給出了令人震驚的回答:
我在這裡上班,每天幾個小時就能拿到6000元,一個月就是18萬元。扣除休息和開支,我至少能存下10萬元。你能保證每月為我存入10萬元,且不發生關係嗎?如果要發生關係,一次是10000元,一個月10次就是10萬元,你能保證每月花20萬元在我身上,並考慮我以後的生活嗎?
她進一步表示,雖然外界可能認為她們貪慕虛榮,但她們有自己的目標和計劃。她希望在2-3年內賺夠錢,為家人買一間像樣的房子,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她坦言,與其委屈自己取悅別人,不如腳踏實地賺自己的錢。
包養的本質往往是有錢有性,或許還帶有一點點愛。但無論是有錢有性無愛,還是其他組合,包養的核心在於金錢與需求的交易。對於酒店小姐來說,選擇包養可能意味著放棄自我,而堅持工作則是更踏實的選擇。
有些人從事著不被看好的職業,卻比許多人更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標和方向。而有些人身處高尚職業,內心卻不如這些小姐來得堅定與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