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紅燈區是台灣歷史悠久且充滿文化背景的特殊區域,涵蓋湖口、大遠百城隍廟、竹東菜市場等地。本文將詳細介紹這些地區的紅燈區現況與歷史背景,幫助你了解相關資訊與夜生活情報。
紅燈區,又稱風月區或風化區,是以性產業為主的街區。在日本被稱為風俗街,而在中國古代則有花柳巷、煙花之地等稱呼,例如北京八大胡同、南京秦淮河等地。傳統上,妓女不一定是性工作者,與現代紅燈區的性質有所不同。
清朝統治時期,台灣各大港口與鬧區普遍設有青樓酒館,性工作者分為低等的「私娼寮」與高級的「藝旦間」。其中,台北艋舺(萬華)與大稻埕一帶最為繁盛,客戶多為郊商與來往浙閩粵等地的船夫。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在台灣設立了16處遊廓(紅燈區),由警局與醫院高度管制。性工作者分為藝娼妓與普通娼妓,價格與服務有所不同。以下為當時主要遊廓地點:
1930年代後,較具規模的遊廓僅剩9處,其餘7處雖為合法性專區但已停業。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軍隊徵召或脅迫女性作為慰安婦,主要來自台灣與朝鮮。
1945年台灣光復後,中華民國政府查禁了許多民間妓院,但承認公開登記並接受定期體檢的公娼制度。軍營內設立「軍中樂園」,為軍人提供性服務。1956年,政府頒布《台灣省各縣市管理娼妓辦法》,直至2002年廢止。
1997年,台北市長陳水扁強力掃蕩特種行業,廢除公娼制度,導致台北市公娼急遽沒落,並於2001年完全廢除。隨後,公娼成立「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等社會團體。
2009年,大法官釋字第666號解釋宣告《社會秩序維護法》「罰娼不罰嫖」規定違憲,2011年修正後,性交易區域內娼嫖皆不罰,區域外則皆罰。但目前無地方政府設立專區,實務上仍為娼嫖皆罰。
根據2008年統計,全台僅剩7縣市、13家妓女戶,妓女人數60人,與1968年的505家相比大幅減少。以下為目前仍有妓女戶的縣市:
雖然2012年法令允許性專區內嫖娼,但因地方政府未設立專區,實際上仍無法合法進行性交易。民眾需求未因法律禁止而消失,許多酒家、酒店、按摩院等場所仍隱晦經營,成為現代紅燈區的代名詞。
湖口國軍裝甲旅部隊周邊因男性需求而形成私娼寮聚集地,沿大水溝搭建的「豆干厝」成為新竹著名紅燈區。這裡選擇性高,價格相對實惠,吸引不少尋芳客。具體位置如下:
近年因新南向政策影響,東南亞女子來台改變市場生態,榮光路(榕樹下)逐漸凋零,部分業務轉移至勝利路。
大遠百前巷子內有2-3家私娼寮,城隍廟前巷內(後車路)有6家。建國公園(三角公園)附近的中巷風化區,自上世紀以來一直是流鶯聚集地,與大遠百商城一箭之遙,景象數十年未變。
三角公園交通便利,常有老人聚會喝茶、下棋。早期中巷紅燈區以夜間生意為主,後因白天老人需求增加,流鶯開始於公園周邊拉客,逐漸取代傳統紅燈區,成為新竹知名風化區,24小時皆有流鶯出沒。
竹東大同路、信義路、商華路一帶為紅燈區,信義路可停車,對面區域皆為相關場所。光復初期,竹東榮華里「豬母寮」因伐木工人需求而興起,後因1970年代禁伐政策人潮消散而沒落。
如需更多新竹外約專區資訊,可點擊相關連結了解詳情,享受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