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耶娜在林森北路六條通開設了一間日式酒吧。某天,一位客人送來一顆哈密瓜,席耶娜便交代酒吧妹妹將其切開,與全場客人分享。妹妹雖然對用刀不太熟練,但還是努力將哈密瓜均分成8片。然而,切好的瓜片很快被退回,綁著小馬尾的店長抱怨道:「妳切成這樣,客人怎麼吃?」年輕妹妹不服氣地回嘴:「我家就這樣吃。」眼看氣氛緊張,衝突一觸即發。
這時,席耶娜出面緩解局面,教導妹妹不必將哈密瓜切成小塊,只需在瓜的尾端切出一道長缺口,這樣客人就能用2根手指優雅地享用,盡情品嚐。
在日本,哈密瓜被視為高價水果,通常切成小塊供人用叉子細細品味。但席耶娜的處理方式粗中有細,讓客人在酒吧中輕鬆用日語交談,享受精心處理的水果,同時感受到台灣人豪爽的性格。一顆哈密瓜在這裡不僅是一份禮物,更是條通女子手腕與智慧的展現。
席耶娜回憶起酒店生涯中的經典問題。當時,她與記者、攝影師和編導在附近一家韓式家庭料理店用餐時,提出了這樣的假設情境:
席耶娜分享了老媽媽桑的教誨:如果今天問這句話的人是老醜禿肥、你根本不愛的人,你會怎麼回答?小姐們口徑一致:「當然都不要!」
從中,席耶娜領悟了一句終身受用的話:「如果我不愛你,我連你的錢都不要。」 她在酒店生涯中確實遇到情深義重的客人這樣問她,她用日文和英文各說了一次:
結果,客人都被這句話深深感動。席耶娜也終於明白老媽媽桑的智慧:永遠不要針對問題直接回答,模稜兩可的答案才能為自己留下退路。
除了酒店,條通還有許多餐廳。席耶娜和老闆娘都在這片區域打滾多年,她們感嘆道:「林森北路是個黑洞,當你習慣這裡之後,真的出不去。」 話說回來,哪個行業不是如此呢?
老媽媽桑的教誨不僅止於此。席耶娜憑著印象,在紙餐墊上寫下老媽媽桑的智慧語錄,內容讓人忍不住拍桌大笑。用餐結束後,席耶娜到櫃檯結帳,交代老闆由她買單,並送鄰桌一瓶同款啤酒。這一舉動既是替我們向鄰桌致歉,也是為店家避免客訴。然而,鄰桌的中年歐巴桑耳尖,連連擺手笑說:「不用不用,我們也學到很多。」
條通的鄰居,似乎也不是簡單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