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位研究生分享她在酒店工作的心路歷程,講述她如何在學業與工作之間找到平衡,並反思這段經歷對她的影響。
答:當時我考上研究所需要學費,同時背負債務,認識酒店經紀一段時間後,決定去上班。家人並不知道我在酒店工作,但身邊朋友和當時的男友都知道。我一直持續讀書,從未休學。
答:我靠的是那種曖昧的關係。當時的男友很難接受,但我只能經營這種灰色地帶,畢竟我既不賣身,也不提供其他服務。曾有位客人想追求我,他很捨得花錢,每週固定包場我1-2次,每次至少4小時以上,所以假日我有時需要陪他。
也有對我很好但沒有其他意圖的客人。他們可能先點其他公關處理一些需求,然後換我進去陪他們喝酒聊天。有一次聊著聊著我還大哭了一場,我們算是現實生活中的朋友。他有家庭,我其實不喜歡接觸單身客人,因為他們問題很多。有家庭的人不會隨意打電話給我,大家都有各自的角色要扮演。但有些單身客人早上7點或晚上11點也會打來,完全不顧我有自己的生活。那只是一份工作,我不可能24小時隨時待命。
答:很多同事和我來自不同世界,比較要好的都知道我的背景,她們覺得很有趣。其實大家都是普通女生,來這裡工作都是為了錢。我看到很多辛苦的女生,例如單親媽媽養兩個孩子,或者20出頭就要賺錢養家。
這段期間我從未休學,因為學校是我生活中唯一能平衡另一個世界的存在。中間我一度驚覺自己開始在乎工作中的奇怪成就感,比如客人有多少、誰包場我、誰沒來、客人有多喜歡我,甚至擔心被別的小姐搶走客人。當我發現自己很在意這些時,感到害怕,覺得自己被動搖了。我認為除非有什麼事情讓你警醒,否則你永遠覺得自己很清楚,卻一直在偏離的路上走下去。
答:我曾投入NGO工作,但待遇和勞動條件很差,不僅壓榨精神,也壓榨熱情。進入酒店後,我反而變得比較踏實。因為在酒店接觸的事情讓我開始思考主流社會的競爭方式。關於金錢也是如此,在酒店工作的這3年,讓我回頭面對自己與父母、朋友、金錢和工作之間的各種關係。
後來我與一位客人交往,因為他,我離開了酒店。他希望支持我盡快完成碩士學業。朋友可能覺得去酒店的男生除了有錢,還有什麼好處?我不否認現在靠他養,尤其是一個女生被一個男生養,還是她在酒店時的客人,當然會有很多遐想空間。外界也可能覺得我捨棄了很多主體性,這是我需要學習的功課。
我的朋友或許能接受我為了錢去酒店工作,但對我的客人男友的污名,不也是對我的污名?人生在每個階段,總要轉個彎,為自己負責。有得到就一定有失去,把握機會和時間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