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酒店經紀>探索理容院文化:網友小貓獨家分享指南

NEWS 最新消息

探索理容院文化:網友小貓獨家分享指南

2019-03-10

最近真的感謝一些網友的支持,我也認識了很多來自不同領域的朋友,透過與他們的交流,我學到了不少新知識。以下是我對理容院文化的一些經驗分享,希望能讓大家更了解這個行業。

認識理容院文化

最近認識了一位朋友,他一直在研究八大行業的文化,但他對我之前從事的「理容院文化」不太了解。因此,我整理了這篇文章,分享我在理容院工作一年半的經驗,讓不熟悉這個行業的人能了解理容院到底是怎樣的地方,以及其中有哪些文化。

理容院的服務與變遷

大家可能都知道,理容院類似於按摩院,但提供的服務更多,例如:

  • 腳底按摩
  • 挖耳朵
  • 擦皮鞋
  • 修理指甲
  • 臉部美容

早期還有洗頭髮的服務,現在可能仍有,但我不太清楚哪些店還提供。理容院的工作並不像外界想像的那麼輕鬆,個人認為甚至比酒店工作更累。

根據我在理容院一年半的經歷,以及工作期間聽到的各種消息,可以看出理容院行業越來越難經營。早期的理容院數量不多,客人多數只是為了純按摩,注重技術而非外貌或身材,因此店內有許多技術一流的資深姐姐。但隨著時代變遷,理容院數量增加,競爭加劇,店家開始對小姐的外貌、身材和儀態提出更高要求。

理容院內部環境展示

行業轉變與管理變化

以我待過的店為例,最初一年還有許多年紀較大的小姐,我們新人的培訓以按摩技術為主,並跟隨資深姐姐學習。但新總經理上任後,為了讓公司看起來更有新氣象,解雇了所有年紀較大的姐姐,改用年輕、會撒嬌的小妹妹。培訓也不再注重技術,而是教導如何與客人應對以賺取更多小費,甚至連化妝都成為課程的一部分。

新管理層上任後,生意每況愈下,客人的素質也隨之下降。理容院是否「純」或「不純」,其實取決於客人。如果客人只是為了純按摩,店家就是純的;但如果客人一進門就提出特殊要求,而店家也接受,那麼店家就不再是純的。

理容院工作場景

理容院的真實面貌

在競爭激烈的當下,理容院的經營模式也在改變。以我待過的店為例,除了按摩服務,還設有KTV包廂供客人唱歌,這在我看來簡直是變相的酒店。包廂內的服務與酒店無異,小姐需要陪唱、陪酒,甚至有秀舞時段,難免會被客人毛手毛腳。我個人就曾在包廂內遭遇不愉快的經歷,例如被強吻或受到侮辱。

有些小姐認為這種工作比酒店輕鬆,但我個人覺得我們的工作甚至不如酒店小姐。雖然同樣是賺辛苦錢,但酒店小姐至少不需要像我們一樣出賣勞力為客人按摩。

理容院服務場景

理容院的待遇與規定

以我待過的店為例,待遇和規定非常不合理。新人進去需簽約,過去是一年,現在改為半年。以下是目前的合約細節:

  • 底薪4萬,但需做滿固定節數才能領取,否則會倒扣。
  • 超過節數有獎金,未達標則扣錢。
  • 押金每月扣1萬,扣4個月,合約到期歸還。
  • 每月需完成一定數量的「車輪」(回籠客),未達標會扣錢。
  • 制服費用也會扣除。

新人扣完各種費用後,能領到的薪水大概只有2.5萬左右。最不合理的規定是遲到罰款,不按分鐘計算,而是按出場費計算。例如上班時間是15:00,若15:11到達,就按2小時出場費2600元扣款,非常苛刻。

行業的誤解與反思

按摩本是一種健康放鬆的活動,但隨著社會型態改變,理容院常被誤解為不乾淨的工作。是否「黑」或「白」,其實取決於個人。如果你心態純淨,不被誘惑影響,那麼你就是「白」的;若隨波逐流或無法抗拒誘惑,就可能變「黑」。

理容院是否乾淨?我無法給出絕對答案。作為客人,若你只想純按摩,店家在你眼中就不會是「黑」的;若你抱著不純的想法,結果往往取決於小姐是否給予暗示。最終,是店家「黑」,還是客人「黑」,抑或是小姐「黑」,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希望這篇文章能讓大家對理容院有更深的了解,若有不足之處,歡迎批評指教!

相關文章

>
影陪小姐 vs 酒店工作:不用喝酒的關鍵差異
影陪小姐 vs 酒店工作:不用喝酒的關鍵差異
<
早期的MTV影陪妹:從傳播妹到西門町的變遷
早期的MTV影陪妹:從傳播妹到西門町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