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幹部的概念與保險業中的專員和經紀人有些相似,主要分為在店幹部和不在店幹部(業績幹部)兩種。那麼,什麼是幹部呢?簡單來說,幹部就像業務人員,好的幹部是真正了解你需求的業務。
舉個例子,就像你去外面買湯麵,如果店家非常用心,會問你多久才會吃。如果超過5分鐘,店家會幫你把麵和湯分開裝,以免麵條吸光湯汁變軟、糊掉。這樣的細心服務是不是讓人印象深刻?同樣地,好的幹部能在第一時間洞悉你的需求和審美觀,了解你今天來的目的是什麼。
在店幹部的職稱包括經理、幹部、副總等。他們領取店家的基本薪資,因此上班時間必須待在店內。然而,待在店內與服務質量是兩回事。好的在店幹部會用心了解你的需求,而不好的幹部可能敷衍了事,甚至從頭到尾都不進來招呼你,直接安排小姐進來,或者隨便問候兩句就消失,直到你買單離開都不再出現。
當然,如果幹部能把一切安排得讓你滿意,即使不進來也沒關係。畢竟,大多數消費者不是來找幹部聊天的,而是與朋友或小姐互動。但如果安排不好,也不認真了解你的需求,這樣的幹部確實讓人感到不被尊重。消費者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至少應該感受到基本的尊重和用心服務。
不在店的幹部,也稱為業績幹部(業幹),他們不領公司底薪,因此不受特定店家約束。他們可能服務多家不同類型的店家,時間安排也較為彈性,通常以兼職為主。當然,也有專職的業幹,只是因為個人因素不願被固定時間綁住。
由於他們服務多家店家,業幹通常能快速了解目前哪些店家客流量較少,可以幫你安排最快消費的店家,減少等待時間。然而,因為不在特定店內,有時無法即時處理消費者需求,這就考驗業幹的能力以及與你之間的默契了。
無論是在店幹部還是業績幹部,判斷好壞的標準在於是否用心了解你的需求。好的幹部會認真傾聽你的需求,提供貼心服務;而不好的幹部則可能敷衍了事,甚至言行不一,讓你感到被忽視。
作為消費者,我們不應抱著「花錢就是老大」的心態強求幹部隨時出現,但也希望不要讓我們感覺花錢卻得不到應有的尊重。畢竟,沒有人賺錢是輕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