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大量飲酒不僅直接傷害胃壁,還可能引發脂肪肝、肝炎、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或肝癌。
酗酒者往往只顧喝酒,忽略其他食物的攝取,容易導致營養不良,尤其是蛋白質及維他命B群的缺乏。營養不足會影響肝細胞酵素的代謝活性,使肝細胞膜無法修復,導致肝功能低下。
酒精引起肝病變的主要原因是酒精代謝衍生物的毒性。因此,治療酒精性肝病除了補充足夠的營養外,最重要的是戒酒。無論提供多充足的營養或多有效的藥物,都無法抵消大量酒精本身的毒性。
中醫將酒精性肝病患者分為以下類型:
市面上充斥各種醒酒藥、解酒藥以及偏方,但專家指出這些對解酒毫無幫助。
許多人希望在應酬場合不醉酒且能通過酒測,但所謂的解酒產品或偏方(如漱口水、咖啡、茶、口香糖等)並無實際效果。
先吃東西及喝水
不要空腹喝酒,喝酒前不妨先填飽肚子或喝水,這能減緩酒精吸收速率,減少舉杯次數,並提供酒精代謝所需的營養素。
解酒藥無法真正解酒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出,市面上的解酒藥常含有水溶性維生素及水分等成分,對解酒並無實際幫助。酒精主要成分為乙醇,在肝臟代謝成乙醛後會引起頭痛、嘔吐等症狀。目前沒有藥物能加速乙醇或乙醛的代謝,因此不可能如廣告所稱立即通過酒測。
最好的解酒方法是時間
林主任表示,唯一有效的解酒方法是等待身體自然代謝酒精,時間是最好的解藥。
長期喝酒傷身又成癮
不同人種間酒精耐受性有差異,東方人解酒基因較差,很多人一喝酒就臉紅。因此,國人飲酒量應比國際標準再低一些。每日酒精攝取量若超過24克,可能對心血管造成負荷,連續過量飲酒2-3個月即可能成癮。建議一週飲酒不超過5天,每天不超過一次。
喝一瓶啤酒休息1.5小時再上路
正常成人解酒能力為每小時12至24 mg/dl,每飲用24克酒精,血中酒精濃度上升約50 mg/dl。警察執法標準為呼氣中酒精濃度0.25mg/L(約血中50 mg/dl)。飲用一瓶600ml、4.5%濃度的啤酒(約21.6克酒精),解酒力差者可能超標。因此,建議飲酒後休息1.5小時再開車,若飲酒量更多,休息時間應相應延長。
以下是一些保護肝臟的藥物與方法:
誠徵領檯、小姐、公關人員
酒店經紀強尼聯絡資訊(24小時專人接聽)
電話:0909-999-065
微信/Line:kisssh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