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府城的風月文化,絕不能遺漏「赤城花榜」。一九○○年冬天,《臺灣通史》的作者連橫舉辦了一場名為「赤城花榜」的活動,「赤城」是指台南,這是一次專為風月女子所設的選美比賽。「赤城花榜」的第一名是由「真花園」李蓮卿所奪得,李蓮卿登上花榜時還未成年,卻因花名遠播強遭嫖客汙辱,十六歲時便香消玉殞了。連橫與一批文人知道後,還為此事寫詩弔念,編成一本《悼蓮集》。此事記載於一九一一年二月二十七日的《臺灣日日新報》。當時連橫寫了一篇〈蓮卿小傳〉,文中提到李蓮卿是台南人,父親是拳師,因家中貧困被賣入勾闌(風月場所),「年十五,風姿曼妙,楚楚可憐」,在成為花榜冠軍後,老鴇強迫她接客,她百般不願卻因「醉而汙之」,事發後眾姐妹皆恥笑她,她因此憔悴自傷。之後雖有一富家子願以千金幫她贖身從良,但她的父親卻不肯,不到幾個月李蓮卿就過世了,結束坎坷的一生。
關於風月女子的「選美活動」,不是只有日治時期才有「花榜」,明、清兩代也十分盛行。明嘉靖年間曹大章創辦了蓮臺仙會,集結許多文人品評諸姬,是「花榜」的萌芽時期。之後曹大章又作《秦淮士女表》,判別妓女的色藝才情,並劃分等級,設有女狀元、榜眼、探花、解元以及女學士、太史等名銜。
到了清末民初,上海成為嫖客花錢取樂的聚集地,嫖客捧妓之風極盛,而花榜的規模之大、次數之頻繁,也是全國之冠。在十九世紀七○到九○年代,是上海花榜的第一階段,主要由文人名士主持,品評時仍以詩詞或評語為主。由於這類花榜主持人平日以逛妓院為消遣,以作詩填詞為風流,因此保留往昔文人品評妓女的風雅之氣。當時的花榜有「美色」與「技藝」之區別,故又分為「豔榜」與「藝榜」。
其後到了二十世紀初,是上海花榜的第二階段,這時花榜改由娛樂性、消遣性的小報主持,有點類似於今日的《花花公子》(Playboy)。光緒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李寶嘉在《遊戲報》首開評花榜、捧妓女之風,得到「小報界鼻祖」之稱。當時是由誰來品評妓女呢?主要是由涉足妓院的嫖客投函推薦,小報根據推薦函的數量與輿論來開榜。此時仍保有「豔榜」與「藝榜」之分,但「豔榜」的奪魁者仿照科舉制,有狀元、榜眼與探花等名次。
一九○○年的「赤城花榜」活動,可視為前朝流風遺韻。
事實上,歷代的花榜不只是風流才子的產物,也是讓妓女聲名大噪的廣告,甚至還被當時嫖客視為流連風月的「入門書」或「導覽手冊」。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